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:

0731-88881520

0731-88888159

邮编:410014

地址: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路16号双铁城14楼

信用动态

湖南干了件啥事,让20多个兄弟省市代表来学习取经?
作者:管理员 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     点击数: 次      更新时间:2019/6/4 16:26:15
 5月24日,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在湖南郴州宜章县召开。
 
       小额信贷,看起来事挺小,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。但就是为了这么个事,国务院扶贫办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放到了湖南,向全国推广湖南经验,20多个兄弟省市代表来湖南学习取经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更在会上评价,扶贫小额信贷破解了贫困户贷款难这个世界性难题,是中国特色扶贫事业的重大创举。
 
       为什么这么说?湖南哪些实践为全国树立了样板?湘伴君去宜章实地看了看。
 
       5622亿元
 
       现如今,房贷、车贷各种消费贷已经非常普遍和方便了,经商、办企业,贷个款也是常事。
 
       扶贫小额信贷,本质上和别的贷款没啥区别。只不过,贷款对象是贫困户,主要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、3年以内、免担保免抵押、基准利率放贷、财政贴息、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的信用贷款。正合适贫困群众缺钱、没有抵押的特点,只要是将贷款用于生产,都可以贷,并且免利息,算得上贫困群众的“私人订制”。
 
       贷的是小钱,解的是急难。积少成多、精准滴灌,为脱贫攻坚注入了“金融活水”。湘伴君注意到一组数据:截至今年4月底,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贷5622亿元,还贷3074亿元,贫困户获贷率由2014年的2%提高到2018年底的46%,1420万贫困户享受到这项政策。
这组数据让湘伴君想起了另一个故事。一位孟加拉国老人穆罕默德·尤努斯,开创了无抵押小微贷款模式——格莱珉银行,因此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,并被称为“穷人的银行家”。这些年,格莱珉银行在全世界的放贷量为600多亿,为无数贫困者带去了希望。
       显然,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中,扶贫小额信贷的探索意义十分重大。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的:扶贫小额信贷是中国特色扶贫事业的重大创举,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杰出案例,也是世界减贫史上的生动案例。扶贫小额信贷破解了贫困户贷款难这个世界性难题,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问题,提升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,实现了贫困户增加收入和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双赢,推进了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金融环境改善。
 
       湖南样本
 
       回到湖南。这次现场会上,湘伴君跟与会代表一起,走进了宜章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、莽山瑶族乡永安村金融服务站、竹源种养合作社等现场观摩。
 
       入夏,莽山瑶族乡永安村里由贫困户赵桂仁、赵建军、黄俊华等人组成的新屋场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猕猴桃已经挂果,黄桃也有鸡蛋大小了。这些都是村民的“绿色银行”。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和其它扶贫财政资金的资助,这些年,合作社猕猴桃、茶叶收入合计49万元,实现每股分红600元,带动组里2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。今年,赵桂仁等8户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全部如期归还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位于村综合服务中心一楼的金融扶贫服务站,内设金融服务、助农取款、村级电商和保险理赔等四个服务窗口,实现了“办理贷款不出村、缴费取款不出村、买卖东西不出村”。截至今年4月,服务站累计为10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8.4万元,到期贷款291.5万元全部还清,还款率相当高。
 
       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,只见远处的房屋错落有致,近处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。大伙儿啧啧称赞:环境美、产业好、农民幸福指数高。身着瑶族盛装的大嫂说,村里最大的变化是交通、住房、产业和村民的精神面貌。
 
       在当天的会上,国务院扶贫办对湖南的小额信贷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,认为“创新了工作路径和方法”。
 
       剖析观摩现场的几个案例,湘伴君总结,就是“下足绣花功夫”,把“贷得到”“用得好”“收得回”“可持续”的要求落到了实处。
 
       只要有信用、想干事,就能“贷得到”。只要无不良记录、有劳动能力,即使再穷,每个贫困户都可获得1万至5万元的授信额度。贷款手续也很简单,就在家门口的村金融服务站就能办。这样的村级金融服务站,已在湖南全省所有贫困村全覆盖。
 
       把金融和产业深度融合,扶贫小额贷款才能“用得好”。钱贷到了,怎么用?只有用到产业发展上,才能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。天塘镇梓竹塘村肖问兵、肖均信等贫困户借助小额信贷,自主组建起竹源合作社,既种脐橙、油茶、猕猴桃,又养鸡养猪养鹅,3年下来赚了40多万。合作社带头人以前就有种、养殖技术,扶贫小额贷款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们一把,产业红红火火发展起来了。
       为让贷款贫困户发展产业更有针对性,湖南加强产业指导和服务。以全省近3万名县乡农技干部为中坚力量,以结对帮扶责任人和各金融机构信贷员为基本队伍,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。在大力实施“一县一特”“一村一品一社一企”基础上,积极推进“一户一项目”工程,组织56万名帮扶工作队员进村入户,指导贫困户选准当家产业。
 
       坚持未雨绸缪,抓早抓小,多管齐下防风险,解决“收得回”的问题。扶贫小额贷款不是给贫困户的救济款,不仅要放得出,还要收得回,才能确保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。在宜章县金融扶贫中心,湘伴君看到,一整套的举措让风险可控。实行“一季一走访、一月一排查、一周一调度、一天一汇统”的工作机制,根据用款主体生产经营状况、还款情况等按“红、黄、蓝、绿”4个等级自动监测预警。应对“险情”,还有“一揽子”应对之策。对于违规发放或改变贷款用途的,立即中止项目,提前收回贷款;对于项目正常但产业效益尚未体现、还款困难的,灵活采取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继续支持;对于因天灾人祸等不可控因素丧失偿还能力的,按程序启动风险补偿;对于恶意拖欠、拒不还贷的,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清收。
 
       扶贫小额信贷稳中求进,确保“可持续”。湖南明确,在脱贫攻坚期内,扶贫小额信贷及续贷、展期各项政策保持不变。已经还清扶贫小额贷款且享受3年贴息政策的贫困户,符合再次贷款条件的,可以继续申请扶贫小额贷。
 
       同时,支持市、县设立奖补资金,对按期偿还贷款的用款主体,按贷款额度给予适度产业后扶奖励。譬如,宜章县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,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,对按期还款的贫困户按贷款额度的2%予以奖励。
 
       一系列组合拳,用“活”了扶贫小额信贷,打通了金融扶贫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止今年4月底,湖南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2.2亿元,带动6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。
 
       眼下,湖南还有20个贫困县(市)要完成脱贫摘帽任务。攻克最后的贫困“堡垒”,离不开“金融活水”的精准滴灌。可以想见,扶贫小额信贷这样一个“小项目”还将持续发挥“大作用”。